上一篇參觀華德福的文章,引起了不少朋友的注意,我想,再來寫一些心裡的話。
在還沒有小孩之前,其實我就一直有在注意有關教育這方面的新聞,以及一些教養方面的文章(可參考教養好文章),對於現在的教育環境其實感到很大的不安。
在有了小孩之後,對於這方面的資訊就又更加注意,誰不會為自己小孩的未來作打算呢?
不是說現行的體制不好,也不是說體制外的就一定是最好、沒有缺點,我覺要端看家長注重的是什麼、希望給孩子的是什麼。
我考量的原因整理了一下,:
◎現行體制還是著重在升學與成績,而我最討厭「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這種觀念。
經歷十多年的所見所聞與職場的洗禮,我現在真的很確定一件事,就是會唸書不見得就是會賺錢、成績好不代表社會適應就好、唸名校不見得就比較快樂。
分數不代表一切,但現今觀念仍是拿分數名次來看一個孩子,其中包括家長。
我從小就不是一個很會唸書的小孩,在那種各界的期待壓力下拼命努力,然後又還是唸不好,其實活得很辛苦。回想起來,我在學生階段的回憶,就是考試、補習、考試、補習,然後還有跟家裡鬧不愉快;想一想,除了暗戀某個女生之外,實在想不起來有什麼愉快的時光,講起來覺這樣的人生蠻悲哀的。
我不願這種事再發生在我的小孩身上。
你說不要去太要求小孩就好了啊?考不好也沒關係啊!!
問題是,那個環境氣氛就是這樣,你不想比,別人還是會比啊!孩子自己也是會比啊!老師也會唸啊!你能假裝不在乎嗎?
◎我一直覺得現在的小孩很可憐,白天要唸書,下了課要去安親班寫作業,或是還要去補習,回到家可能還有作業要寫,或是才藝要練。這樣被功課淹沒了的童年有什麼樂趣可言?他有多少時間可以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他有多少時間可以玩?
這不是說家長不在意就可以解決的問題,而是規定就是這樣,你不按時完成就是不應該。沒有家長會不在乎老師說你的孩子表現不好的話,那你要怎麼辦?
波波老師曾告訴我,說波波的手抓的力氣不夠、嘴巴的咀嚼能力不好,因此要怎樣怎樣的加強。我只覺得,身體的能力若還不能做到這些事,那一定是他的身理發展還未到達這個階段,給他足夠的時間總有一天他會做到,不需要刻意的去做。
波波幼稚園的很多小朋友都上了額外的「全腦開發課程」,而我並沒有讓波波去上,沒為什麼,只覺沒必要。在同一時間,我都是陪波波在學校的院子玩,讓他盡情的開車騎玩具車,看著波波開心的騎車,跟其他一樣沒參加的小朋友對話玩耍,歡樂的笑聲跟室內安靜的學習成了強烈的對比。(或是讓他在公園玩,玩到他不想玩為止)
我還是比較喜歡看到波波開心的樣子,如果他因沒去上全腦開發而比別人不聰明的話,那當個笨一點的孩子也沒什麼不好,這世界總要有人當笨蛋吧!
◎小孩子的工作就是玩,晚一點學語文、晚一點學寫字、晚一點學才藝……都沒有關係。有快樂的童年,將來才會有個快樂的人生;對自己感到滿意、對人生感到快樂,哪怕將來沒有什麼成就,他也會是個快樂有自信的人。即便碰到什麼挫折與困難,他也能夠處理的很好的。
自信與快樂,這一點我一直很強調,你不妨看看周遭的人/問問自己,他們/你快樂嗎?他們/你跟自己處得好嗎?
◎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夠盡早的確認自己的人生方向,不要像某些大學生,都畢了業還不知要做什麼(我就是個例子)。不能說這樣是一種浪費,人生本來就是一場探索,但若能早一點確認自己的興趣,早一點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發揮自己的專長,不是很好?!
讓孩子不斷的玩,他就會在玩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喜歡做的事,或是擅長做的事,建立起自信心,那這事就有可能會變成以後他要從事的工作。
◎再者,現在的老師素質並不是很齊,社會新聞不時有一些狼師、怪師、狠師…的報導,誰知道將來孩子會分到哪一個老師手上?這個老師是不是有愛心、有耐心、值得信任?運氣好也許遇到一位好老師,那萬一運氣不好呢?
同樣的,運氣好一點,班上的同學都能和諧相處,但運氣不好呢?(我國小國中時班上總有一些流氓,我也被威脅過)
對了,就是運氣,我就是不願把孩子交給運氣!
體制外的教育不見得處處好,但有一點好處,就是師資與學生的素質會較佳,而且家長對學校的教育理念認同,才會把孩子送來這裡,無形中,兩者要溝通就會順暢很多。孩子在學校與家長們共同的努力配合下,我相信在學習成長上是會比較愉快的。
我也並不是完全否定現行的教育,畢竟絕大多數的人都是走這一條過來的,若不要太挑剔什麼,其實也過得好好的。一支草一點露,還不就這樣長大了!?波波若留在體制內的環境,我相信以我跟媽咪的態度,波波也應該會過得蠻快樂的!
我只是想說,作父母的是有選擇的,並不是說對制度、對環境不滿,就只能無奈的被迫接受。
我知道大多數的人都習慣待在「舒適圈」裡,將就一點、配合一點、讓步一點,撐一下也就過去了,堅持什麼呢?況且要搬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從頭開始,是多麼不容易的事啊!
或許我就是天生反骨吧,我就是不願意妥協!(我現在想想,這股特質還真讓我做了很多與眾不同的決定)為什麼要把未來交給命運,為什麼我非得被迫接受、為什麼我要當別人的棋子、為什麼我不能做選擇?
我對一些常抱怨工作的朋友說,你有兩條選擇,一是強迫自己去接受這個工作,想辦法找出樂趣,要不就是離開;不要一邊工作又一邊抱怨的,聽了實在很煩!
既然有體制外的學校可以選擇,我當然可以去評估啊,如果這真是我要的,其他的問題都是可以被克服的!
不能講說唸體制外的學校將來就一帆風順,成就會比較高;但是,這是一條不一樣的路,人生有無限的可能,想要有不同的結果,就要能夠打破舊有框架,才會有不一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