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二年級的聯合班親會,很開心又能再見到其他家長了。
老師說,過了一個暑假,升上了二年級,明顯感受到孩子又長大了一些,在班上的學習與「流」也比一年級穩定與流暢許多,講的大家都點頭稱是!二年級就是二年級了呢!
老師舉跳繩的例子,現在跳繩的玩法已經進階到大家一起跳,就是二個人甩繩,其他同學要從外面跳進來(其實這很不容易,沒抓到節奏很容易卡關),有個同學其實有能力跳進來跳的好,但就是沒信心;有幾個同學會私底下拉著他一起來學,但就是到大場面時仍然會不敢、會怕怕的;同學們都會鼓勵他,當他真的成功跳進來之後,大家都會高興的歡呼為他叫好!
哇~ 聽到這一段,心裡暖洋洋的,好為這群很有愛的孩子感到開心。類似這樣同學愛、一起為彼此鼓勵、拉拔的故事我聽過不少次,但聽到兒子班上同學也是這樣時,心裡仍然是很開心與驕傲的!
想到體制內的孩子,在二年級時不知是在做什麼厚?
二年級的課程有些異動,像烘焙課改成只有三次、優律詩美只有五週,這些孩子很愛的課變少了,一方面是因為高中部移到蘇澳國中去上課了,老師無法兩邊跑;再著就是今年一年級又多一班,成了四個班,無形中分掉了一些空間的利用。
要能夠見見其他家長,除了私底下的聚會、手工活動、班遊之外,就剩班親會了。我們班家長的感情還不錯(慈心的社群基本上感情都不錯),因此班親會的氣氛都蠻熱絡的,大家都會交流一下孩子的情況,分享一些經驗。
只不過因為活動太多,一季十週裡有節慶、師訓、工作小組、班親會、班遊等等,若家裡有兄弟姐妹的(小學或幼兒園),家長又要兩邊跑,也是很累,對家長來說其實就減少了自己家庭的親子時間。因此今天決議以後班遊就改在夏季跟冬季各辦一場就好。
現在阿波要學的字會變多,聽的故事也不像在一年級同一個故事要聽三天。他們現在會聽寓言故事,然後把老師寫的字寫下來。阿波會背「狐狸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但指著「葡」這個字問他是什麼時,他還是要從頭一個字一個字指著唸,才知那個字唸「葡」!
嗯~ 要學的事還很多,就按步就班慢慢來吧!想想,你們這群孩子真是幸福啊!
家長在秋季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好色鉛筆袋。手工在華德福裡應該是列為基本技能,有縫布、打毛線等。現在進階到要用縫紉機,許多家長長這麼大從來沒摸過縫紉機,聽到要做筆袋,個個是驚荒失措,不知如何是好!好在班上有幾位媽媽有學過,技術也不賴,就很自動的教大家。家長們也很願意學,私底下會約一約到某個家長家去學,這也是一個家長交流的好機會,也因為這些事讓大家的感情更融洽了呢!
只不過,這些手工真的是很花時間,對於一些雙薪族的家庭來說,是會比較辛苦!不過就我觀察,父母有一方有較多的時間陪伴孩子的,孩子的表現也相對穩定。也許這樣收入會變少,但孩子反映出來的,也不會讓你們失望/頭痛的。
班親會最後老師發給了每位家長孩子的「評量報告」,也就是體制內的「學期成績單」。過去這樣的成績單都是在德智體群美的五育上老師打上優、甲之類的(很少會打到乙的吧),我小時候還是打分數的;然後會有老師很簡單的評語,例如「品性優良、努力進取」之類的。看看也不知道這些到底是什麼意思。
長大後漸漸覺得,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特性與氣質,用分數或簡單的評語,很難說清楚他的狀況,對孩子也不盡公平。老師也怕得罪家長不敢寫不好的,或者是寫反話,例如明明就皮的要命搞的班上雞犬不寧,還要寫成活潑,真的是厚....。
這是我第一次拿到慈心華德福對孩子的評量,很好奇裡面到底是寫些什麼?(入校前就有聽說華德福不給孩子打分數,而是會針對孩子的狀況加以描述)
整「份」的評量報告用了A4 紙3張,多達6頁,光看這樣的份量就好感動。每一份都是老師辛辛苦苦針對孩子打字下來的。評量包括了:發展樣貌、客觀描述、整體感受、學習紀錄、導師建議、健康中心紀錄、出席況狀等七大類。
其中學習紀錄有:語文領域、數學領域、健體領域/ 優律詩美/ 散步、自然領域、藝術與人文/蜜臘 /形線畫 / 溼水彩、綜合領域/ 五音笛 / 晨圈 /遊戲 / 烘焙 /手工。換句話說,孩子在學校的每一種課程都有評量(連遊戲都有耶)。除了導師之外,其他科的老師也會給予評量,你可以看到孩子在各個領域的表現,這份評量真的很用心!
老師說,評量不要唸給孩子聽,但可以對他好的部份有技巧的透露一些。那因為我們跟老師及與其他家長有保持聯絡,對阿波的狀況大都能掌握,不會很狀況外,大體而言還不會對評量內容感到震驚。真的是很謝謝老師與慈心的用心啦!
之後是參加一二年級的聯合班親會,有做一些分組的討論活動,這應該也是慈心的一個共好方式吧。最後家長會希望大家多捐點錢給高中,因為現在的慈心高中校舍在蘇澳國中,是把蘇澳國中荒廢十多年的一棟校舍改建,花了一千一百多萬,董事長嚴長壽認了五百萬,剩下的六百萬就要靠大家的支持了!嗯~ 慈心華德福想要為台灣的教育走出一條光明與希望的路,這條路還真是辛苦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