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去上慈心華德福小學小一新生親師會,算是家長研習活動,活動前有通知些規定,其中不小心看到還有「家長須知」,而且還落落長~
因為會把孩子送來慈心華德福,最基本的就是要能夠認同華德福的教育理念,這會衍生出很多家長要配合的地方;
若不能認同,甚至去質疑學校的教學理念與作法,將來就很難接受學校的一些種種龜毛的規定,這是家長要有的心態準備。
以下我就把慈心小學官網的家長須知給貼在這裡 ( 原文在這裡 )
宜蘭縣立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國民中小學 家長須知
100年3月8日修
101年5月24日修
父母與家長一起牽起孩子的手,共同合作,才能幫助孩子找到他的人生道路,並且協助、引領孩子學習;以下是本校對於學校相關規定的補充說明,期待家長能理解,並與老師們一起攜手守護孩子的成長。
行為規範—校規的意涵
人與人的互動中,自然存在著界限(boundary)。健康的界限帶給孩子內在自我調整的機會,進而發展出與人和諧互動、與環境健康交流的能力。華德福教育的理想是培育孩子獨特的個性以至於終身學習的教育,學校的行為規範標準是基於這些理想的實現而付諸的行動;校規是最低標準的要求,我們期待成人(包含親師)能示範良好的行為做為學生的典範。
對於團體生活規範,以下是我們的目的:
◎創造一個正面的學習環境,讓每一個孩子陶冶其中。
◎孩子要尊敬所有授課任教的老師。
◎隨時引導孩子在一個探索的學習道路上。
◎培養孩子自律和自重。
◎培養/鼓勵每一個人開展內心主動積極的態度;以為將來奠定強烈的道德觀念。
全體教職員必須:
◎要具有專業的素養。
◎積極與孩子、家長或同仁的溝通。
◎絲毫不可觸及身心傷害的體罰。
◎依據學校特殊行為處理程序,對孩子不得有貼標籤和強迫拘留的行為。
◎選擇一個適當的處罰,而此處罰能增強孩子的責任感。
家長的責任
老師與父母的角色是教育上的夥伴,老師的主要任務是教育孩子,父母的工作是身心照顧與愛孩子;親師如能各司其職,則能帶領孩子向前邁進,若非如此將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因此,老師們會扮演好教育家的角色,而學校期待家長能給予孩子所需的愛,為孩子營造充滿愛的家庭氛圍與環境。
特殊行為處理程序—違反校規的處理:
處理的步驟:
◎首先,教師會依行為的嚴重情況,對於發生事件的孩子給予輔導、矯正或處罰。其中處置的方法,也包含只是口頭的訓誡或警告(請參考無法被接受的行為部分)。
◎ 如果相同行為持續且無法改善,班導師會將該情況告知孩子的父母,提醒父母一同關切,並尋求解決之道。
◎經由班級導師求與父母的合作後,如果情況仍未有改善,學校將以書面通知家長,以嚴肅的態度正視此一問題,並請家長積極與孩子導師一同合作,尋求適切的解決。
◎ 如果經書面通知後,相同行為持續且依然無法改善,學校將約見孩子的父母,並請其他相關教職員一起出席,共同討論關於孩子行為導正的適當課題。
出席
◎ 出席為學生的義務與權利,除了疾病或特殊的情況以外,都事先要經老師的核准。
◎ 上學時間:理想的抵校時間是7 : 50 – 8 : 00之間,請勿讓孩子太早進入校園。此段時間導師須準備教室和迎接學生,如果家長要和導師談話,請留字條或由辦公室轉告,導師會在下課時間儘快回覆。
◎ 放學時間:各年級放學時間如下表,家長請於放學後10分鐘內接學生離校,勿滯留校園而造成安全問題,或喧嘩影響教學品質。
|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1-2年級 |
13:30放學 |
||||
3-9年級 |
半天班13:30放學 全天班15:30放學 |
||||
9年級 |
課後輔導17:00放學 |
||||
社團 |
社團放學時間不同,請家長於10分鐘內接學生回家。 |
||||
提醒 |
1.照顧孩子的規律作息,請於10分鐘內準時接回孩子。 2.勿讓低年段的孩子留在學校等候兄姐或在校遊玩。 3.請妥善安排孩子放學的去處與交通,尤其低年級學生課後更需要穩定、安靜的環境。 4.參加社團的學生必須於上課時間才到教室,等待上課的時間請勿滯留於學校,放學後也應立刻回家。 |
◎ 上學前、放學後、週末等非上課期間,照顧學生是家長的責任,請隨時關照其安全。
◎ 上課遲到逾十分鐘、早退等,請家長依校規辦理請假手續,否則視為曠課。
生活節奏
◎守時:
學校注重日常生活的節奏和規範,因此守時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當課程開始之後孩子才進教室,將干擾、破壞班上課程教學的韻律;期盼大家守時,並尊重工作和學習。
◎ 學生在學校大量學習之後,放學後需要時間消化、吸收,因此適合安靜、穩定的活動, 尤其是低年級更是如此。
◎學生放學後不適合再參加認知性的課程,如各科的補習。華德福教育很重視孩子的生活與學習節奏,在對的時間給予對的內容會讓學習達到最好的效果;孩子在學校已經有很多元的學習,課後時間請家長配合導師的安排,低年段不需要其它的體能或才藝課程,其他年段請與學校或導師討論。
◎就呼吸的原則來看,週間是大量的吸入週末則是呼出的時刻,因此適合戶外的活動,但仍不適合過於刺激,尤其週日下午家長應該協助孩子穩定心情準備下週的學習。
◎延長休假日是會破壞孩子的正常教育,學期中長途旅行也會干擾孩子平時的節奏,請家長共同維護孩子穩定的生活節奏。
◎ 孩子不固定的出席,易造成如下的影響:
1.學科方面:
當孩子個人開始在課程知識上已經有差距時,如又常缺席,差距將更為顯著。少數孩子因缺席而導致學習進度退步時,全班的進度亦受影響。
2.社群方面:
孩子開始感受到學習的困難,會明顯地導致行為或自尊上的偏差。持續不斷地缺席會讓孩子在同學間產生難以融入的感覺。
◎缺席的處置:
1.孩子不固定出席,班導師會聯繫孩子表示關切。
2.經常缺席學校將要求父母提出書面說明或與校方聯繫,以了解有關孩子缺席的情形。
3.如果孩子缺席情況仍未改善,學校將約見孩子的父母,共同討研商如何固定孩子出席的適當方式。
◎請假:
事假請提前完成請假手續;病假請家長請儘早與導師或學校行政人員聯繫,告知請假事由,並於到校上課後三天內填寫請假單、完成請假手續;有關午餐退費問題請依相關辦法處理。
◎孩子生病時請在家休息,以避免造成二度感染或群聚感染。
◎傳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七條(關於傳染病發生或有發生之虞時之措施)
地方主管機關於傳染病發生或有發生之虞時,應視實際需要,會同有關機關(構),採行下列措施:
1.管制上課、集會、宴會或其他團體活動。
2.管制特定場所之出入及容納人數。
3.管制特定區域之交通。
4.撤離特定場所或區域之人員。
5.限制或禁止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病人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或出入特定場所。
6.其他經各級政府機關公告之防疫措施
各機關(構)、團體、事業及人員對於前項措施,不得拒絕、規避或妨礙。
公共財物的維護管理
我們重視學校的財物和環境的維護管理;包括個人及學校的財產與設備。教室內,包含工作本、作業本、書桌、椅子、圖書館藏書、手工藝作品及教室本身的空間等,孩子必須尊重任何屬於其他同學、教師或學校的事物。
孩子若有明顯的損壞教室、學校或其他人的財物的行為,都將以無法被接受的行為來處置,並請家長與孩子針對個人所引起的他人或學校損失,進行適當補償。
無法被接受的行為
在華德福學校,以下的行為是無法被接受的:
◎危險的舉動;
◎欺凌弱小;
◎暴力行為;
◎下流及辱罵的言辭;
◎不與他人合作和粗野無禮的行為;
◎破壞性的行為。
良好的校園言行:
1.尊重他人的隱私權與財產。
不行就是不行。
停止就是停止。
2.尊重他人的感覺與身體。禁止侵犯性的、傷害性的肢體接觸。
3.傾聽他人。
4.以自己期望的方式對待他人。
5.禁止不適當的親密行為。
6.愛惜公物;學校財產是有價值且應被尊重的。
7.禁止攜帶危險物品到校。
8.禁止在走廊奔跑,出入危險區域,以確保師生安全。
下列步驟,依行為發生的情形,提供一個處置的基本原則。
當學生出現以上行為,而且這種行為已經成為孩子的行為模式時,將會依照以下步驟處理:
1.給予口頭警示。
2.如果持續這種不受歡迎的行為,孩子將失去某些權利,學校並依相關規定通報教育處。
3.為了進一步瞭解孩子行為發生的原因,學校將面談家長,以共同討 論並尋求協助孩子的方法。
4.嚴重的違反學校規範行為,在家長同意的原則下,孩子須由家長監護在家反省。
5.為保護其他孩子的學習權益,如果嚴重的違反學校規範行為仍未改善,學校將要求孩子暫時在家教育,直至家長/孩子對學校提出可被接受的返校的情況與條件。
辱罵的行為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損人和淫穢的話語,已經是變成很平常的一件事;因此幫助孩子注意語言的使用更加的重要。
眾所皆知,罵人的言語將會直接傷害到孩子;而孩子不斷地使用罵人的言語,更會影響到其他同學。當孩子辱罵他人時,教職員將立刻採取上述的步驟和基本原則來處理。
孩子無法完全理解行為的後果,而且無法擔負責任,所以當孩子出現破壞性的動作時,成人必須立刻用清楚和簡單的方式來處理,而非以解釋或辯護,此舉只會混淆孩子。若有其他孩子受到傷害時,應該鼓勵身旁的其他人來保護和照顧他。
如何處理一個無法被接受的行為和動作:
當孩子發生無法被接受的行為和動作,我們希望全體教職員、家長及其他孩子周遭的成人一起努力:
1.轉移方向以疏導孩子的精力,尤其多鼓勵和其他的小朋友玩、或分派工作等。
2.讓孩子盡量留在成人的身邊。
3.發生無法接受的行為當下,讓孩子在成人的監護下離開事發場所。在一段特定的時間讓孩子離開遊樂場所或教室(但是需要被監護)
4.假如行為沒有改善,須告知孩子的父母 ,並約定時間共同商談因應之道。
違禁藥物
本校的孩子在任何時間內,擁有或使用任何的違禁藥物、飲酒、香煙等,一經學校察覺時,將會立即通知家長前來會商處置,並依「嚴重的無法被接受行為」進行處理。
健康飲食
健康的飲食是身心健康的基礎,學校提供孩子有機蔬食營養午餐、提供開水;家長於家中也請配合健康飲食的原則,不提供孩子零食、飲料等不健康的食品。
感官的保護
為了保護孩子的感官,讓孩子可以進入學習,親師應致力於免除孩子受到電視、電腦、手機等電子媒體等干擾,並積極為孩子準備溫馨舒適的感官環境,包括孩子的食衣住行育樂。
◎電視、電腦
觀賞電視時,由於無須太多思考和專注,會阻礙創造力的發展,養成被動消極的習性及追求立即式的滿足與快感。電視畫面對孩子的刺激將妨害孩子的正常發展;電視教學節目事實上是與華德福教育所談的全方位、參與性、創造性和自我啟發性的活動完全背離。
1.從許多的研究報告證實電視確實會造成行為上的問題、學習障礙、降低專注的能力、削弱孩童的意志力及正當玩耍的技能,本校誠摯的建議是:盡量不要讓年幼的孩童觀賞電視。
2.如果孩子因觀看電視所導致的一些行為(例如:時常模仿電視談話、不時談論電視節目內容…)妨礙班級課程進行或妨礙其他孩子的健康發展時,學校將依「無法被接受的行為」之處置程序處理。
◎服裝儀容
1.衣著:
以舒適、樸素、天然材質為原則。避免黑色、暴露、透明、緊身衣褲等,並應避免穿著卡通圖樣、商標、口號等衣物。
2.儀容:
保持清爽、整齊,建議學生不染髮、不燙髮、不上髮膠、不留長指甲、不擦指甲油、不紋身、不配戴不合適的飾品。
3.室外鞋:
以舒適、透氣、能安全活動的鞋子為佳,皮鞋和球鞋務必搭配襪子,顏色與式樣以樸素為原則。穿著時不採壓鞋跟。果凍鞋、拖鞋、高跟的鞋底等不適合學生穿著。
4.室內鞋:
室內應著室內鞋,以便學生安全地在教室內進行跑、跳等肢體活動。材質以柔軟舒適的包鞋為佳;夏季,可準備涼鞋(以不易掉落有後帶為主),但拖鞋則不適合作為室內鞋。
5.帽子:
為保護學生頭部,避免陽光的直接曝曬和紫外線的傷害,學生於戶外活動時需戴帽子;室內不戴帽子。
6.手帕:環保節能,盡量以手帕代替衛生紙。
7.妥善保管個人衣物及物品,並標上姓名。失物招領若無人領回之物品,學校將轉贈慈善團體。
8.學生應依相關課程穿著適合的衣物,如體育課穿著體育服裝與運動鞋,農耕課穿雨鞋、戴斗笠等。
9.若經常穿著不適當衣物,學校將以信函請家長配合。
10.學生三年級以上才戴手錶。
◎玩具
孩童最好的玩具是父母親手製作的布偶或木偶,家長也可以為孩子準備天然的果實、木塊、石頭等,不需購買市售的玩具。
交通安全
一、請家長配合學校交通安全相關規定,協助學生安全上、下學。
二、三年級以上始得步行上學、搭火車、自行車考照
四、學生違反交通規則,需由家長自行接送。
五、家長停車:
路邊紅線及出入口,請勿停車。請迅速接送學生,留意學生的出入安全,並請避免擋到其他車子的出入。如欲下車請將汽車停好,並於車上留下聯絡電話。
親師溝通、溝通管道
溝通是親師合作最重要的工作,家長如有任何疑問請直接與學校聯繫,以下為學校的溝通管道:
- 1. 直接與導師溝通:
導師是與家長接觸最的人,家長有任何問題可與老師溝通,或請導師代為提出。
- 2. 學校行政處室、電話、email、信函
(1)學校電話:03-9596-222
(2)email:
學校:cixin.waldorf@gmail.com
‚學務處:cixinstudentaffairs@gmail.com
(3)信函:宜蘭縣冬山鄉照安路257號
- 3. 學校溝通小組
- 4. 家長會溝通關懷小組
學校政處室主要職責
校長室
校務發展、人事、主計、公共關係、媒體採訪、關照團隊組織運作
w校務發展小組
w溝通小組
教務處
◎註冊、招生、入學、學籍管理
◎課程發展、課務安排、教學研究、教師專業與成長、課程紀錄與檔案管理
◎教學設備及圖書規劃與管理、學生藝術材料事務
◎參訪與推廣
中學部
中部課程發展與教學品質、中學部升學接軌、中學學生事務工作與學生輔導與管教、親師溝通工作、學生生涯發展教育
學務處
◎學生生活輔導:友善校園計畫、生活教育、家庭教育、交通安全教育、防災防震教育、環境教育、出缺席管理及請假事宜、典禮與集會規劃執行、學生社團管理、替代役男管理、導護志工管理、校外教學。
◎輔導小組:學生輔導管教、生活教育、升學輔導、性平教育、兒童研討、青少年研討。
◎特教小組:特殊需求學生輔導、特殊需求學生個別化教育方案、社會服務志工管理、特教行政。
◎節慶小組:四季節慶規劃與執行。
◎健康中心:師生健康管理、衛生教育、性別教育、衛教宣導、急救教育課程。
◎家校關係:親師溝通、班級經營、家校關係。
總務處
◎事務(庶務)工作
財產管理、物品管理、物品採購、不動產土地、建物登錄列管、學校設備管理維護、校園安全維護、環境空間利用計畫、無障礙空間規劃配置、校園修繕及工友管理、校園安全維護、公共藝術、校園綠美化
◎出納工作
◎午餐業務
◎文書工作:收發繕校、檔案管理、印信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