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華德福真有媒體講的那麼好嗎?網路一些較負面的文章/留言是真的嗎?
在沒有多接觸慈心這社群之前,我都覺得這些負面的文章都是沒唸到的家長不甘心才來亂的,或是本身的心態就有問題。
但我現在會比較保留點,因為也聽到不少令人會傻眼的事。
至於是什麼事,因為我都是聽人家講來的,沒去跟當事人求證過,而轉述的過程可能也會失真,所以我不便在此多說什麼。
我想,教育的重點不在於是不是一定要念什麼XX學校不可,重點仍是出在於家長與家庭。
體制內的教育也是有教出很棒的孩子,家長用心也是能教出很優秀的下一代。(我不是指成績、升學這方面)
體制外的教育不一定每個面向都很好,華德福的老師/ 家長的心態也不是人人都一樣,
在這裡你也會碰到跟你理念不合的家長/ 老師,也有很令你受不了的孩子、孩子也會被同學欺負…..。
假如你花了大把心思,甚至已經買房買地,工作也安排好了,結果N個月後小孩進不去,
或是念了一陣子才發現華德福不是你所想的那樣子、碰到你不喜歡的人,你怎麼辦?
(這時間可能是一年、三年)你生不生氣、嘔不嘔?
轉學?能回到原來的學校嗎?
繼續唸?但這些問題一時也解決不了,你能等多久?
被家人批評、責難、風涼話,你怎麼面對?
我們家是很幸運的(對,我是用幸運這兩個字,在這裡不是每個人每件事都能如你意),
在幼兒園就碰到很好的老師,進到小一也碰到很用心的老師(雖然老師是第一次帶班),
班上同學雖然有皮的,但大致上來說我們都很喜歡也很滿意這裡。
那是不是每個孩子都能這樣幸運?我不知道!
那些被說成令人傻眼的老師,就真的是有問題?
還是家長自我要求太高、對華德福期望太高?
且不管怎樣,我覺不能因一兩個人就抹煞掉華德福這個教育,
而且慈心本來就是一個「實驗」學校,資深的老師還是少數,
大部份的台灣華德福老師在世界的華德福裡都還是算資淺的。
(國外華德福較資深的老師都已經五六十歲了)。
意思就是老師也在學習摸索當中 ....
實驗的意思,就是還在看這德國教育移植到台灣來究竟適不適合?需不需要因地制宜在地化?
講白一點,你的小孩是來到這裡當白老鼠的。將來的遇到的問題,也是你的選擇來的!
當初在入學說明會時,校方就有溝通「實驗」這一點,但我不知家長是不是都有聽進去?
還是反正只要送孩子進去這個沒有考試、沒有打成績的學校就好了?
我前面講的那些都是聽來的,或許是很不負責任(如果是我親身碰到的,其實我也不會寫出來),
我只是想跟「想讓孩子念華德福」的家長說,請你一定要多瞭解華德福、多去接觸學校、老師,
而不要只是聽聽網路文章、媒體影片、家長的口述,就作衝動的決定。
你一定要做最壞的打算與心理準備。
慈心的隱憂,我個人的觀察是:
老師不足:因為這幾年都在增班,但老師的培訓不是三兩天的事,因此出現帶班老師不足的問題。
也就是可能你的孩子會碰上第一次帶班的新手老師,那你能不能接受一個新手老師來帶你的孩子?
然後發現老師可能沒有很華德福?
我們都把老師跟學校想像的太完美了~完美到不容許出任何的問題
這對學校跟老師來說不盡公平
老師薪水少工作量多,非正式老師又沒有穩定保障。
當老師累到一個程度時,可能就會選擇離開,或被挖角。
孩子又要面臨一個新老師的適應期
要知道許多老師是放棄高薪來慈心的(為了孩子或什麼理想…..),
但有熱忱也要能生存下去啊!為了補這塊薪資,才會有募款這件事。
政府要是能挪些預算多用在教育上,慈心不會經營的那麼辛苦。
少蓋個蚊子館該有多好?
因為增班連帶影響到空間不足,許多的空間迫不得已被挪來當教室使用。
想要唸的人太多,僧多粥少,樹大招風,校方的壓力也是很大。
但不要去怪學校, 這是台灣教育出了問題的結果~
為了讓孩子唸慈心,外縣市家長早早寄戶口卡位,
這可能影響到那些真正在地、或深入接觸華德福的家庭!這,公平嗎?
學區的房價越來越高,連租屋的行情也被哄抬。
慈心附近接二連三有建案推出,綠地明顯在減少當中;
會不會有一天望眼所及不再是綠油油的稻田與藍天白雲,而是鋼筋水泥?
連帶的車子也變多了!再過個幾年,這裡還會是「鄉下」嗎?
結論就是:
要唸慈心,請多多評估、多搜集情報,再作決定。慈心華德福沒那麼完美!
要有唸不成華德福的退路計畫。同時要接受這個結果
假如你真的很喜歡華德福,我會建議你先多讀些華德福的書、參加一些講座、研習,
甚至花萬把塊每個月二個假日來上「師訓」。 (一般家長也可參加)
在這些講座課程裡,你會比較有機會接觸到家長與老師,要打聽也比較真實一點。
而也比較能知道華德福究竟在講什麼?先評估看看。
透過這些活動/研習,即使最後你的孩子無法來唸華德福,你也有受惠,
也能在家用華德福的方式去教孩子(可能要跟現實作點妥協),
最終孩子也能受惠於華德福。
留言列表